农村往事之 抱团取暖

进入冬至节,数九寒天开始,一年最冷的时候到了。室外干冷干冷的,人们走在路上裹紧羽绒服,步履匆匆,但是一进屋,暖气扑面,脱掉寒衣,立马就暖和了。

夜晚躺在温暖的被窝里,想着六七十年代,在农村生活的岁月,仿佛心里仍然冻得打颤。

那时候,我下乡的那个地方,家家的住房都是土屋。地面是土的,墙是土坯垒砌的,屋顶苫上些秫秸,上面仍然是一层层抹上的泥土。每家都是三间或四间房,每间都那么小,并且低矮。屋里除了土炕,一般会有一个用了几代人的表面斑驳的躺柜,基本没有其他家具。

房子盖得小且低矮,一是为了省钱,盖房时,宽出一点,高出几寸,都是要多花钱的。二是便于冬天取暖,做饭时填到灶眼的柴禾,会给屋里增加些许热乎气。

家里倘若有男孩,到了十来岁,父母便张罗着给他盖房子,娶媳妇。省吃俭用五六年,在男孩成年之前,给他盖起小小的新房,已经是举全家之力了。

那个时候,没有谁家的姑娘嫌弃这样的新房简陋。因为所有的新房都差不多,区别在于用的房檩是不是粗点儿多点儿。相亲时,有的女方母亲会撕开男家的纸糊顶篷,数数有几根房檩,看看够不够粗。这就是对男家财力的评估了。

低矮的土房,一般只留南窗,且很小,冬日用高粱纸糊窗棂,使寒风更少地刮进屋里。白天敞开门窗,阳光能进来,寒风也能进来,多数人家会用破麻袋做成门帘,阻挡点儿寒气。

当年有一户人家住在村东头孤零零的一块空地上,家里有几个挨肩的孩子,父亲年纪大,母亲是个只有“一把好手”的残疾人。到了冬天,窗户是老头用捡来的旧报纸糊的,没几天就被风刮破了,可能是老头找不到可用的纸,于是窗洞越来越大,一冬天再也没人糊窗户。炕上的席子破得遮不住土抹的炕面,一家人的饭都是老头瞎糊弄地凑和做,烧不了几把火饭就熟了,连炕都烧不热。真不知道这家人是怎么熬过严冬的。可是他家的孩子生一个活一个,一个都不糟践。

屋里的女人总是很勤快的。棉被虽然年年拆洗,可被面被里和棉花,还是老一套。被子里的棉花多年没换了,在阴冷潮湿的土屋里,又沉又冷。没盖过这样被子的人,还真不知道这种冷凉的滋味。那时农村人不知道什么叫睡衣,也没有秋衣秋裤。脱下棉衣,以还算温热的肌肤接触这被子时,牙齿都会打颤。那股潮冷,深入骨髓,刻入记忆。

闺女出嫁时,爹娘陪送一床被面被里、棉花全新的被褥。这床被褥,随着家里孩子一个个出生,又拉又尿的,慢慢地也就老旧了,冬天也就寒凉了。

冬天到了,拆开装化肥的袋子连在一起,装上麦穰,铺在秫秸席子下面,以抵挡后半夜炕凉了从下面透进被窝的寒冷。

过去农村人讲究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冬天,没地方可去,在屋里越呆越冷,于是早早地上炕,铺好被子,坐在上面,能把被窝焐热乎,睡觉时不至于身下的炕席太凉。

孩子多的人家,冬天一家人挤在一铺炕上抱团取暖。棉被也少,孩子都是分头睡的,在那里叫打“通腿”。分头睡最大的好处,是可以相互暖脚。上炕睡觉的孩子,脚都是凉的,甚至凉到没啥知觉了。要都是头朝一边睡,就是睡到天亮,孩子的腿脚都可能还是凉的。

打通腿就好多了。每晚临睡时,早睡的孩子,可以先坐在炕上,把自己那头焐暖和,再脱衣躺下。躺下后不会伸直腿,要不越睡越冷,只会蜷缩着。晚睡的孩子,也要先把自己那头被窝焐暖了,再脱衣睡觉。

如果直接脱衣钻被窝,被子的凉还好忍受,那席子的冷就很不是滋味了。腿脚反正是凉的,接触到席子也没有啥感觉,可浑身还有肚子和后背是热乎的,一下子躺下真不是滋味。除了腿脚,头和腚先接触席子,背慢慢一点点地向下放。全躺下后,先不伸腿脚,蜷着身子靠肚子焐。睡着了,腿才不由地伸开,两头孩子的腿脚伸到一起了,被窝里才算暖和了。

当时当地,男孩子娶了媳妇,冬天夫妻在被窝里相互取暖,真的是一种幸福。

 

这一切都过去了。现在的农村家家都盖了高大的瓦房,屋里的装修和摆设比城里一点儿都不差。冬天屋里有暖气,有的人家把地暖管铺在炕上,暖气热了,炕也热了,家有老人的可享福了。炕席没人用了,床上铺的盖的都是里面三新的被褥。从前的土房也没有了,害得我到了村里,原来的家

时代好了,而且是特别的好!难怪城里退休的老人争着往乡下跑。

屋里暖和,身上暖和,被窝里暖和,现在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孩子们,再也体会不到那冷到骨头里的滋味了。他们从小就在外衣里面套上秋衣秋裤,睡觉时还会换上专门的睡衣裤,有自己有专用的被褥,再也不用一家人挤在一起抱团取暖了。

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
风潮集 » 农村往事之 抱团取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