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雪时节,冬缺少了往年的冷峭,中午的的空气中还充斥了些许暖阳的温煦,让人很是惬意。

收拾了小树林、种上了庄稼的田野变得十分开阔,绿绿的冬麦一碧千里。在冬日里,目之所及能看到这么多盛绿,真是难得,养眼,养心。

沃野之上,心旷神怡之中,阡陌纵横,一座座红砖青瓦砌成的四合院,顺路矗立,间或,不乏二层小洋楼赫然耸立。家,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,竟突然有了这么多!

回想童年,一弯沟壑,一个庄底,一抹树木之中,上上下下好几层,就容纳了常来常往、亲如一家的的那么十几家。可后来,一下子就怎么会有这么多家?从何而来呢?不,不是人口多啰,而是心,大了。不然,你仔细想想,很早很早以前,是不是只有一个家?可后来,家就多了,城也多了,而且城墙越来越高、越来越厚……网购经验的图片

我想,最坚固最厚实的围墙,应该就是万里长城吧。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的家,什么时候有的围墙,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有的城,城墙又那么高大厚实。但我想,围墙也好,城墙也罢,之所以越建越坚固厚实,无外乎是为了归属,让我的永远归我,不但界限清楚,而且防御极好。我的,你想拿走,抢走,霸占了,不是那么容易的事。但往往这样想着,就往往事与愿违。突然有一天,竟然事端四起,掠夺四起,战争四起。而且,这些人好像原来还是一家,是亲兄弟,是好邻居。

可如今,繁华盛世,天下太平,夜不闭户,路不拾遗,还要那么厚实坚固的围墙干什么呢?又怎么会有那么多家呢?归属感、成就感使然吧。你可以做帝王,但我可以做家长,你可以建王城,但我可以建四合院。你有大殿、上殿、中殿;我可以有上房、厢房、门房。你可以千军万马,驰骋疆场,驱外封疆,江山千秋;但我可以楚河汉界,运筹帷幄,纵横厮杀,侯王将相。家,这一方田土,这一簇屋房,我,是主,一切,我说了算。

原来的家,后面好像还有个族。现在的家真的不少,但我不知道后面的那个族,是否还是原来的族?

 

《白鹿原》,陈忠实先生的巨著,被称作是一部家族史。白姓也好,鹿姓也好,一条塬上,几十年,甚至几百年,似乎从没少有过明争暗斗。似乎,只有自己成了正主,那才光宗耀祖,不枉一世。可争来争去,最终争得了什么。当然,族,是家的坚强后盾,没有族,家太势单力薄。

泱泱华夏,上下几千年,就是因为争得太多啊,似乎争得从来没有消停过。而且,更多的都是窝里斗。当然,历史的长河中,不乏太平盛世,国泰民安。但,恐怕让人最心酸的还是那些明争暗斗,争夺正主。

对于我们民众,习惯给自己的家建一圈坚固厚实的围墙这事,真不经济、也不美观,我觉着应该改改,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美好的太平盛世之中。

除了围墙,我还在想,我们的民居,为什么要多建成四合院?正统。四合院民居最合正统思想。因为即使一家人,也有尊卑长幼,这一圈的屋舍,谁住哪方哪间,那是有讲究有说法的。只有按规矩住了,那才合礼。

古代有一句话:刑不上大夫,礼不下庶人。我就想,在古代,这合礼法的住所,究竟大多由哪些人来住?是庶人吗?可现在呢?我们的民居是不是比过去的大夫的住所还要阔气呢?难道只是因为我们富裕了吗?

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种爵位,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。那么庶人呢?有等级吗?属于什么等级?在古代,天子、诸侯、大夫、士、庶民是社会的等级。士人,古时候指读书人,也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。士大夫,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、地位的知识分子。看来,庶人,在古代可能就是村野里的桑妇耕夫吧,住的也大都是草屋、草堂、草舍吧。

 

那我们现在所读的“唐诗”、“宋词”、“元曲”……等等,又都是谁的作品呢?我想,不可能是庶人的吧。难道说,我们所接触到的古代文化,大都是士人、士大夫阶层以上的文化。庶人有文化吗?有,口口相传的歌谣、民歌、传说、口课子吧。这样说来,我们所继承的古代文化大都是中上层文化,优秀文化了。当然,也是正统文化了。庶人文化,也有,但大多失传了吧。

这样来看,我们现在的民众习惯建造居住“四合院”,那是很有原因的了。说明,教育、学习和继承的力量真是不小啊。当然,我们也应该为自己庆幸,因为如果在古代,我们也大都士人以上阶层了吧,应该不是庶人吧。

说句心里话,我还是觉着,我们现当下的这些平民百姓的民居,真的还是很华美。可就是占据了太多的大塬良田,与这开阔、平坦、肥沃,还有大片大片壮壮实实的庄稼,极不和谐相称。

冬,真的有点不像冬。大雪时节,不下雪的冬天,真的有点怪,也不美。

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
风潮集 » 冬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