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的家乡王母村里,每年寒露过后,抢收红薯时节,几乎家家都做红薯粉,做红薯粉成了当地的热门活儿。

这里的红薯可加工成红薯淀粉,然后做成红薯粉皮和红薯粉丝,粉皮粉丝柔软、甜润、不稠汤、营养丰富,具有降脂、提高免疫能力、防治便秘、强身健体、延年益寿等药用功效,成了人们喜爱的天然环保食物。除了各家食用外,还进入市场,远销各地,也是人们的一条致富门路。

在改革开放以前,做红薯粉全是手工操作,费力费时,很不方便,是一种累人的技术活。

首先,做一个木板磨粉器。就是选择一块长约1尺宽约4寸的木板,在一头距宽边3寸处的正中,剜一个长方形的孔,嵌入钻孔的鉄皮,即成。

其次,在铁皮处上下来回磨粉。粉浆掉进脚盆或木桶,用纱布过滤,加入清水沉淀、漂白,换几次水。趁天晴,倒去水,掏出淀粉晒干捣碎,便成了红薯淀粉。男装搭配的图片

红薯粉皮和红薯粉丝有两种原始的加工方法。

第一种,就是利用乡里做米面的方法。把红薯淀粉调成稀糊状,用瓢舀到做米面的盘子里,放到开水锅里煮熟后掏出,冷水盆里浸一下,立即取出晾到竹篙上,趁未干时,切成条形,晒干,便成了红薯粉。不切,晒干,便成红薯粉皮。

第二种,就是利用木瓜瓢滴漏的方法。必须选择晚上浓霜或冰凌的低温天气,就近平整野外收割稻子的干田子或平地,准备晒簟或竹篾盘子。把红薯淀粉调成稀糊状,用瓢舀到木瓜瓢里,从孔中滴漏到开水锅里煮熟,掏出放到冷水盆里浸一下,马上掏出,放到晒簟里露天冷冻。第二天太阳一出,就翻晒成干粉丝。

改革开放以后,村里人用上了电,有了打浆机,还有了出粉机,做红薯粉成了一种便民利民的服务行业,舍时又舍力,真是又快又好,既经济又实惠。

各家各户把红薯洗干净后,只要一个电话,打浆的就开着车装着机子来了。加工费原来每箩筐25元,现在是30元。只要接上水管,搭上电开关,机子轰隆隆一响,红薯浆随水管就流到了桶里,沉淀,漂洗,过滤。一般的要打2次,这就减少了红薯的浪费,增加了出粉率。

经过过滤漂洗后的红薯浆,倒去水,用桶子装好,运到做粉处,以每斤1.5元的加工费,便加工成了湿红薯粉,回家用冰箱冷冻,趁晴天晒干即可。

村里人做红薯粉,从原始的手工操作到用机器生产,这只不过是解放70多年来,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,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缩影,联想到脱贫致富后的美丽乡村建设,人们赞叹不已,情不自禁地说出了心里话:”还是共产党好!社会主义制度优越!”

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
风潮集 » 做红薯粉